最近动脉网一直在重点关注传统医疗版块的数字化创新,包括药企、医院、保险,甚至医疗监管机构。我们注意到,在经历了多年的数字化医疗创新后,传统医疗机构正在成为数字化医疗创新第二波浪潮的核心动力。而医院又是这场创新浪潮的关键节点。
过去半年,动脉网采访了大量的医院院长和科室主任,还有围绕着医院做创新的大量信息化、云计算、硬件类企业,并实地调研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典型创新医院,在此基础上撰写了“2018医院信息化建设报告——从集成平台到大数据应用的跃迁”报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的关键数据和结论:
1.《idc:中国医疗it市场预测,2017–2021》报告中统计,2009年我国医疗信息化总规模为87.46亿元,2015年增长至268.79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总规模将达到336.53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4.53%。
2.根据三乙县级医院过去五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平均占医院总收入的2.07%,每年投入金额在600~1200万元之间。《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医院总数29140家,医院总收入为25784.3221亿元。通过医院信息化投入占医院的总收入比例进行计算,得出2016年全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市场空间达到了533亿元,超过idc给出的数据。
3.现有的医疗信息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现阶段的医疗机构大多数已经渡过了第一阶段,处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医院数量达到75%左右,而仍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医院数量大约占总体的10%,这将是一个巨量的增长空间。
4.一家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从开始建设到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的应用体系(2.0阶段)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三级医院的软件建设费用总计约1200-2000万元左右,硬件(仅包括机房硬件建设,比如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不包含电脑、打印机等硬件)建设费用500-1000万元。
5.三级及以上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重心是临床系统,二级医院则以系统整体升级为核心。
6.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底层型技术公司正在逐步渗透到大三甲以外的公立医院,并建立起医院新的数字化根据地,重构医院的数字化体系。
7.最大的变化是,医院正在从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医院数字化创新的发起者,这对创业公司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需要更懂医院的语言和需求,跨界人才是其中的关键。
8.未来,医疗信息化会朝着智能化、移动化、集成化、区域化方面发展。
医疗信息化产业规模
2009年新医改之时,医疗信息化成为医改“四梁八柱”中重要的一根支柱,形成了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信息平台建设热潮。医院开展基于电子病历emr的信息平台和全方位数字化医院建设,以emr为核心,并以临床路径支持下的医生工作站为代表的cis作为建设重点,采用信息中心平台+数据交换层的新架构,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建立院内医疗数据中心。
医疗信息化的分类,动脉网蛋壳研究院上图是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主要架构,医院信息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和医院临床信息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共享,实现病人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管理流程数字化、医疗服务数字化、信息交互数字化,也是本报告重点讨论的领域。在医疗信息化行业,国内有约500多家企业参与。诞生了诸如卫宁健康、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创业软件、思创医惠、东华软件、达实智能、和仁科技、易联众、中元股份、银江股份等一批上市企业。
根据《idc:中国医疗it市场预测,2017–2021》报告中统计,2009年我国医疗信息化总规模为87.46亿元,2015年增长至268.79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总规模将达到336.53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4.53%;2009年我国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2015年达到45亿元,预计2017年将增长至56.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
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
从20世纪末开始,医疗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步在大型医疗机构推进,应用全院规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费用计算和医疗保险为这一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手,主要完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初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c/s架构的医院信息系统。这个阶段各医院互相独立建设,形成了诸多信息孤岛。
21世纪初期,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心向临床转变,临床信息系统以医生工作站为中心,包括检验(lis)、医学图像处理(pacs)和合理用药监控等子系统。除了原来的信息孤岛,医院内的各业务线领域又形成了直上直下的“烟囱”系统,信息无法沟通,数据无法交流。
医疗信息化的分类,动脉网蛋壳研究院
现有的医疗信息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0阶段:只有his系统解决医院非诊疗业务的管理(例如挂号、收费、取药)和医院内部管理(例如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2.0阶段:各科室应用子系统,包括lis、pac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icu信息系统等等。
3.0阶段:集成平台上线,不同子系统之间做到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体系。
4.0阶段:引入大数据分析,应用高级辅助cdss,为临床工作提供协助。
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动脉网第一阶段的his系统主管运营,包括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没有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该阶段的建设成本较低,一般在200万元左右,大多医疗机构都可以承受。
第二阶段的lis、pac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icu信息系统可对临床诊疗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持,包括整理诊疗信息出具图文报告、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手术预约信息等。该阶段的建设成本一般在1000-2000万元左右,建设完成后能基本解决医院的信息化应用需求。不过该阶段接口仍处于混乱状态,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厂家进行生产,系统之间对接比较困难。
由于第二阶段的混乱情况,第三阶段的集成系统应运而生。思创医惠、微软、ibm、联众智慧等信息化企业开发出集成平台,将不同的医疗子系统进行对接,整合不同系统的数据,搭建临床数据中心cdr。到此阶段,整个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级医院在该阶段的建设成本在一千万元以上,二级医院在500万左右,其中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费用占比约为3:7。
第四阶段在完整信息化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大数据和高级辅助cdss的应用,cdss系统自身价格约为100-300万元,帮助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辅助临床诊疗的进行。
一家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从开始建设到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的应用体系(2.0阶段)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三级医院的软件建设费用总计约1200-2000万元左右,硬件(仅包括机房硬件建设,比如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不包含电脑、打印机等硬件)建设费用500-1000万元。二级医院的软件投入约800-1500万元,硬件投入约400-800万元。
整体来看,现阶段的医疗机构大多数已经渡过了第一阶段,处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医院数量达到75%左右,而仍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医院数量大约占总体的10%。医院普遍开始应用信息化系统来对诊疗方面进行辅助。目前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差不多同时进行,此阶段中对各个系统进行整合与集成并运用了cdss系统,对临床诊疗进行提示和辅助。处于此阶段的医院约占15%。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的发展历程还很漫长,医疗it的前景十分广阔。
医院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调研的536家医院中,已经制定了全面的信息化规划的医院占比为45.9%,制定但不全面的医院分布量占38.06%,只制定了一些规划的医院占比为10.45%,尚未制定任何信息规划的医院占0.93%。结果显示已有94.41%的医院制定了部分或全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按医院级别再进行分析,已经制定全面信息化规划的三级医院占到55.85%,三级以下医院有28.35%,三级医院对信息化的需求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
2018医院信息化系统采购情况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收集了中国政府采购网2018年1月至8月,公立医院在政府公开采购医疗信息化产品的中标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政府采购网的数据量要远低于中国招标网的数据库,但是结构化的数据便于分析)。我国各级公立医院属于事业性单位,需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各级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不一定经过政府采购,也有独立招投标、单一来源采购、协议谈判等引进方式。政府采购中标数据是整体医疗信息化市场的一小部分,2018年1~8月的中标总量442条,涉及采购金额9亿3千万元人民币,约占2018年1~8月医疗信息化市场预估总量的3%,数据样本足够大,能够反映出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政府招标采购网,蛋壳研究院据样本数据统计,2018年1月~8月共记录了442个医疗信息化采购项目,总中标额9亿3千万人民币。这些医疗信息化项目中,中标项目的平均金额为211万元,中位数金额为108万元。分布数量最多的项目价格区间段是40-60万元,主要中标价格区间段在20-80万元之间。
数据来源:政府招标采购网,蛋壳研究院
在中标项目中,医院信息化招标单一项目金额500万元以上比比皆是,更不乏千万级大单。今年截止8月中的5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45单,占项目总数的10.18%。千万级有13单,基本是医院信息化整体改造,或者数据集成系统、临床系统等二级子系统的整体改造。
最高中标金额是黑龙江省肿瘤医院的主要信息系统整体改造项目,由7家公司共同中标,合计金额2838.92万元。单一公司最高中标金额是2698万元,是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的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整体改造项目,由蓝盾信息中标。这两个项目都是信息化的整体改造,所以金额较高。最低金额的中标项目是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hrp经济管理系统二期建设,中标价格8.8万元。
数据来源:政府招标采购网,蛋壳研究院从医院等级分析,目前处于医疗信息化建设和投入的主力仍然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因为医疗事务繁重、临床管理和医院管理的难度大、对新技术接受度高,所以对信息化需求极其强烈。除新增部分信息化子系统之外,三甲医院信息化投入早,部分项目也开始逐步淘汰和升级。二级甲等医院以县级医院为主,目前县级医院对医疗信息化的改造需求也逐步加大,已经接近三甲医院。
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有多大,idc在2016年的一份报告中给出的预估数据是2017年总计达到333.15亿,蛋壳研究院用自己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chima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研报告》中的数据反馈显示,已经制定了全面的信息化规划的医院占比为45.9%,制定但不全面的医院分布量占38.06%,只制定了一些规划的医院占比为10.45%。说明已经有超过90%的医院具有采购、更新信息化系统的需求。
2016年医院医疗信息化投入规模测算
虽然我们计算出了2016年医疗信息化的市场空间为533亿元,但是医疗信息化的市场规模还有不少空间,一是政策推动存量市场的增大,二是医疗机构的增加提供了市场增量。
在2018年8月20日医政医管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对医院的电子病历建设提出了定量的要求。医政医管局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加强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到2019年,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3级以上,即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到2020年,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即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 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的短期要求,也会促进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最新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医院总数为31056家,相比2016年又增长了1000多家。这部分新增的医院也会在信息化建设上从零开始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医疗信息化的市场空间。所以,在2018年,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会突破600亿元。
医疗信息化案例详细分析——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德医院)创建于1968年11月,虽然仅仅是一家基层的三乙县级医院,但是非常注重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信息化建设。2015年8月,建德医院高分通过国际jci评审,成为杭州地区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医院;2015年9月成为国家首批中国卒中中心;2016年11月成为国家首批、浙江省首家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并负责指导全省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2017年9月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家顺利通过国际himss 6级认证的县级医院;2017年12月成为浙江省首家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5级认证的医院。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00年开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最初的财务收费到检验检查、电子医嘱等基本信息化建设。2014年,该院按照国际...